KAH YEE

Wednesday, December 22, 2010

Saturday, December 18, 2010

自制冷甲包。。。。



这是妈咪首次制作手工包,是亲子郊游活动的茶点,可让小朋友肚子饿可随手拿来吃。。。最后还是被我们大人吃完了,而小朋友却没吃哦,因为他们忙于自由活动。。。哈哈。。



哇。。好大的包哦。。。还很美哦。。有Pandan味参红豆味。。。味道还不错。。。

Wednesday, December 1, 2010

种地瓜。。


妈咪我很喜欢吃地瓜,地瓜就成了妈咪的健康午餐,某天妈咪发现有一个地瓜突然长出幼苗,妈咪灵机一起,就拿给小宝贝当成农作物咯。。。让她自己去种小幼苗啦。。。这小瓜很乐意哦。。。她就搬出她的工具出来开工咯。。。








小宝贝成功将地瓜埋进泥土咯。。。她还为它浇水,让它快高长大。。。。

Monday, November 29, 2010

《和 孩 子 划 清 界 限》- 我的孩子没有缺点


《和 孩 子 划 清 界 限》
驱除父母内心的阴影
这是其中一篇:我觉得这一篇很适合我们参阅,因为是3岁以上的小孩经常会遇到的事。。。

我的孩子没有缺点

我的儿子Sam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妮妮,是个美国小姑娘,比Sam大1岁,原来在孙瑞雪开办的儿童之家和Sam做过同学,她妈妈在儿童之家当外教。
儿童之家解散后,妮妮一直没有上别的幼儿园,而是在家里跟着妈妈。妮妮的妈妈是单亲母亲,需要外出教书养家糊口。妈妈上班时,妮妮由邻居的几个朋友照看。这些朋友分别属于几个美国大家庭,每个家庭都有10来个孩子,成年的孩子在美国工作,未成年的孩子跟着父母在中国。他们的父母也是教师,收入较低,支付不起这边国际学校高昂的学费,因此所有的孩子都在家里上学,英语称做home schooling。
经常照看妮妮的有三个美国少年是兄妹:Matt(16岁)、Chris(15岁)、Annie(13岁)。虽然都是teenagers,这些美国少年比同龄的中国少年显得更加成熟。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那种独立自律、团结友爱、活泼健康的人格,令大多数在溺爱中长大的中国少年望尘莫及。而且,这些美国哥哥姐姐对妮妮那种爱护和尊重的态度,仿佛已经融人他们的血液之中。我常常暗自感叹,惟愿我们的家长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半这些兄长对妮妮的态度。
2004年春天,我们从新西兰度假回京后的一个多月里,每天下午从幼儿园出来,Sam就到小区的操场上找妮妮玩儿,我跟那些少年们一起打球。两个小人儿特别融洽,甚至还举行了 “婚礼”,“生”了两个孩子(事后告诉Sam爸爸,他还很遗憾 儿子娶媳妇怎么没邀请他)。
有一天,Sam没去幼儿园,跟着我在家里玩儿。到了4点, 该去找妮妮玩儿了,Sam骑上他心爱的自行车。我对他说,如果妮妮要骑你的车,你可不能推妮妮。曾经有一次Sam也是带着车跟妮妮玩儿,让妮妮骑了一会儿,把车要回来时妮妮不肯下来,Sam一着急就推了妮妮—把,妮妮从车上摔了下来。操场上是水泥地,摔下来比较危险。这一次,Sam答应不推妮妮,但是也宣告:“我不让妮妮骑我的车!”
到了操场,我和少年们开始打球。突然间,Sam大哭着来找我,“妈妈我不要妮妮骑我的车!”原来妮妮趁着Sam不备骑上了车,Sam向她要,她不给。我抱着Sam坐在椅子上安慰他。13岁的Annie见状找到妮妮,说她不应该没有征得Sam同意就擅自骑他的车,妮妮也哭起来。我对Sam说,你看,本来你们挺高兴的,你不肯跟好朋友分享你的车,结果两个人都不高兴了。 Annie拉着妮妮走过来,对妮妮说,你先跟Sam道歉,然后好好问他能不能骑他的车。妮妮小声道了歉,Sam则跳上车骑走了。
我对妮妮说,这辆车是Sam的心爱之物,他从来不让别人动(包括自己的妹妹),今天才骑了没多久,还没过瘾呢,你就先让他骑吧,待会儿他骑够了,就会让你骑了。
两个孩子都不哭了,也不理对方了。Sam骑着车转磨磨,妮妮躲在一边的器械上。Sam过来找我,嘟嘟囔囔“妈妈你来”。我知道他要什么。我对他说,妮妮是你的好朋友,你想跟她一起玩儿对吧?你去跟她和解吧。Sam还是吭吭唧唧“我要妈妈跟我”,我说,“不行,妈妈也跟朋友在一起,我离开了球场,朋友们就不能继续打球了。现在我要回到我的朋友那里去,他们都在等我,我不能离开他们。你去找你的朋友,解决你们的矛盾。”
我回去继续打球,Sam骑着车围着我们转了几圈,每次我都劝他,“Sam离开球场,小心球砸到你身上。”Sam见我这里没什么希望,就慢慢地骑向妮妮。到了她附近又掉转车头骑开,三番五次之后,我也不看他了,专心打球。不知道从哪一分钟开始,这两个小家伙又笑成了一团,丢掉的友谊找回来了!
偶尔想起这件事,我不禁有些好奇,如果换了别人,她会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1。Sam不肯跟小朋友分享他的车,妈妈批评他,要求他把车让给妮妮骑,Sam仍然拒绝,妈妈觉得有些丢脸:我的孩子怎么这么小气!

2。Sam哭鼻子,妈妈也批评他:“别人骑你的车又怎么了?这么点小事也哭鼻子?还像个男孩子样吗?”心里头也挺烦的:我的孩子怎么这么窝囊!

3。Sam跟妮妮闹别扭了,妈妈带着Sam去求和,要求Sam必须马上跟妮妮和好,甚至替Sam向妮妮道歉,拉着他们的手放到—起,等等,总之是要参与和解救。如果Sam反抗或者干脆跑掉,妈妈觉得脸上讪讪的,心里恨恨的:回家收拾他去!

4。事后跟朋友们讲起来,还免不了抱怨孩子几句:这孩子,真不懂事!别人家的孩子都挺大方,偏他小气,还窝囊。你说说,我该怎么纠正他这些个缺点?
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出版后,一些朋友和编辑向我反映,有些妈妈在看了我的书后说,“小巫怎么把Sam夸得跟朵花似的,好像他浑身上下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我听了还觉得奇怪:对啊!在我看来,Sam的确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啊!后来在育儿论坛上,经常看见“我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某某缺点”一类的文字,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妈妈们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了!她们忘记了什么是“正常的孩子”,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的孩子”,结果当然是竹篮子打水,不仅自己伤心失望,孩子也惶恐不安、自卑沮丧。

先分析一下Sam和妮妮的这次事件:
1.Sam不肯跟妮妮分享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是不是缺点?不是。这是四岁孩子的正常表现。悄悄在“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一文里这样解释:“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分享,就是能够把自己所有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因为有这样的误区,家长常常强迫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她还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心爱的物品,就如同家长也有比如钻戒之类的珍宝一样。有人会强迫你把手上的钻戒摘下来让她戴一个星期吗?那你也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
孩子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也并非是需要改正的“缺点”。

2。Sam的车被妮妮抢走了,他急得大哭,是缺点吗?也不是,甚至这是他的进步。妮妮抢走了他的车,他本能的反应是推倒她、抢回来,这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次他牢记妈妈的教诲,修正了以前的不恰当行为,不肯使用武力,无奈之下,只有哭诉。多么优秀的孩子!我应该表扬他才对啊!

3。Sam和妮妮闹别扭了,想和好却又犹疑畏缩不前,甚至想让妈妈帮忙。这是缺点吗?当然不是。这也是正常的表现。孩子的社交技巧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而是在诸多类似的“事件”与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我是否应该参与其中帮助Sam呢?这要视他的年龄和“阅历”而定。如果在三岁之前,我会带着他找到妮妮,协助他向小朋友表示友好。现在他四岁了,我如果再跟着搅和,就不是帮助,而是阻碍他的成长了,下一次他还是不能够独立解决这个矛盾,还是需要依赖家长。
从这一件具体的事例我们能够看出来,许多我们成年人看着不合适的表现,其实是与孩子年龄相符的正常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如临大敌。
这些行为需要“纠正”吗?我不使用这样严重的字眼。当你看完这本书后,就会明白,孩子的有些行为是阶段性的,过—阵子就自然消失了;有些行为是孩子内心感受的表现,我们做父母的能够理解并且包容。所有的行为都有其或显著或隐蔽的动机,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引起我们的关注、控制我们的情绪以感到自己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一样行为是他成心“使坏”,是必须严阵以待的“缺点”。具体行为具体对待,有些时候是我们成年人的不当导致了他的—些反应。排除了各方 面的因素之后,还有多少是他的真正“毛病”和“缺点”呢? 几乎没有。



所以我说——我的孩子没有缺点!①(这不是一个自大狂式的口号,也不仅仅指我自己的孩子没有缺点,而是说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没有缺点,倡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保持这种态度。)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孩子是完美的。他还是会做错误的事情、出现不良行为,需要我们的宽容、引导和训育。
可能不少家长心里头都暗暗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慷慨豪爽、人见人爱。小朋友要他的玩具,他痛快地给予:“拿去玩儿吧!”和小朋友闹了矛盾,他爽快地赔礼道歉、握手言欢、不存芥蒂。不要说天下很少见这样的“模范”儿童,就是成年人恐怕也很难做到吧?用这样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除了让孩子感到自卑、让家长感到烦恼之外,还能达到什么建设性的目的呢?再说,就是硬逼出这么个失去了童真的小君子来,惟一获得满足的,不就是我们当父母的虚荣心吗?




所以,每当孩子表现“欠佳”时,我们最好做到:
首先,默念几声:我的孩子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的孩子;什么“毛病”都没有的孩子才是不正常的。
其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他的行为,接纳他的特性;帮助他、引导他、鼓励他,避免批评、斥责和强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因为顾全自己的面子,而做出伤害孩子的言行。
一旦把孩子不被我们接受的行为看做是“缺点”,必须“纠正”,我们就把孩子放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成了我们的“假想敌”。一旦我们对这些“缺点”宣战,我们就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渊。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家长都担心,如果我不“纠正”孩子的这个“错误”,他会不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管教?谁敢说自己的孩子没有缺点?那怎么得了?谁身上没缺点哪?说他没缺点岂不怂恿他自高自大?他还怎么虚心、怎么进步呢?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