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H YEE

Monday, November 29, 2010

《和 孩 子 划 清 界 限》- 我的孩子没有缺点


《和 孩 子 划 清 界 限》
驱除父母内心的阴影
这是其中一篇:我觉得这一篇很适合我们参阅,因为是3岁以上的小孩经常会遇到的事。。。

我的孩子没有缺点

我的儿子Sam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妮妮,是个美国小姑娘,比Sam大1岁,原来在孙瑞雪开办的儿童之家和Sam做过同学,她妈妈在儿童之家当外教。
儿童之家解散后,妮妮一直没有上别的幼儿园,而是在家里跟着妈妈。妮妮的妈妈是单亲母亲,需要外出教书养家糊口。妈妈上班时,妮妮由邻居的几个朋友照看。这些朋友分别属于几个美国大家庭,每个家庭都有10来个孩子,成年的孩子在美国工作,未成年的孩子跟着父母在中国。他们的父母也是教师,收入较低,支付不起这边国际学校高昂的学费,因此所有的孩子都在家里上学,英语称做home schooling。
经常照看妮妮的有三个美国少年是兄妹:Matt(16岁)、Chris(15岁)、Annie(13岁)。虽然都是teenagers,这些美国少年比同龄的中国少年显得更加成熟。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那种独立自律、团结友爱、活泼健康的人格,令大多数在溺爱中长大的中国少年望尘莫及。而且,这些美国哥哥姐姐对妮妮那种爱护和尊重的态度,仿佛已经融人他们的血液之中。我常常暗自感叹,惟愿我们的家长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半这些兄长对妮妮的态度。
2004年春天,我们从新西兰度假回京后的一个多月里,每天下午从幼儿园出来,Sam就到小区的操场上找妮妮玩儿,我跟那些少年们一起打球。两个小人儿特别融洽,甚至还举行了 “婚礼”,“生”了两个孩子(事后告诉Sam爸爸,他还很遗憾 儿子娶媳妇怎么没邀请他)。
有一天,Sam没去幼儿园,跟着我在家里玩儿。到了4点, 该去找妮妮玩儿了,Sam骑上他心爱的自行车。我对他说,如果妮妮要骑你的车,你可不能推妮妮。曾经有一次Sam也是带着车跟妮妮玩儿,让妮妮骑了一会儿,把车要回来时妮妮不肯下来,Sam一着急就推了妮妮—把,妮妮从车上摔了下来。操场上是水泥地,摔下来比较危险。这一次,Sam答应不推妮妮,但是也宣告:“我不让妮妮骑我的车!”
到了操场,我和少年们开始打球。突然间,Sam大哭着来找我,“妈妈我不要妮妮骑我的车!”原来妮妮趁着Sam不备骑上了车,Sam向她要,她不给。我抱着Sam坐在椅子上安慰他。13岁的Annie见状找到妮妮,说她不应该没有征得Sam同意就擅自骑他的车,妮妮也哭起来。我对Sam说,你看,本来你们挺高兴的,你不肯跟好朋友分享你的车,结果两个人都不高兴了。 Annie拉着妮妮走过来,对妮妮说,你先跟Sam道歉,然后好好问他能不能骑他的车。妮妮小声道了歉,Sam则跳上车骑走了。
我对妮妮说,这辆车是Sam的心爱之物,他从来不让别人动(包括自己的妹妹),今天才骑了没多久,还没过瘾呢,你就先让他骑吧,待会儿他骑够了,就会让你骑了。
两个孩子都不哭了,也不理对方了。Sam骑着车转磨磨,妮妮躲在一边的器械上。Sam过来找我,嘟嘟囔囔“妈妈你来”。我知道他要什么。我对他说,妮妮是你的好朋友,你想跟她一起玩儿对吧?你去跟她和解吧。Sam还是吭吭唧唧“我要妈妈跟我”,我说,“不行,妈妈也跟朋友在一起,我离开了球场,朋友们就不能继续打球了。现在我要回到我的朋友那里去,他们都在等我,我不能离开他们。你去找你的朋友,解决你们的矛盾。”
我回去继续打球,Sam骑着车围着我们转了几圈,每次我都劝他,“Sam离开球场,小心球砸到你身上。”Sam见我这里没什么希望,就慢慢地骑向妮妮。到了她附近又掉转车头骑开,三番五次之后,我也不看他了,专心打球。不知道从哪一分钟开始,这两个小家伙又笑成了一团,丢掉的友谊找回来了!
偶尔想起这件事,我不禁有些好奇,如果换了别人,她会不会有这样的反应:

1。Sam不肯跟小朋友分享他的车,妈妈批评他,要求他把车让给妮妮骑,Sam仍然拒绝,妈妈觉得有些丢脸:我的孩子怎么这么小气!

2。Sam哭鼻子,妈妈也批评他:“别人骑你的车又怎么了?这么点小事也哭鼻子?还像个男孩子样吗?”心里头也挺烦的:我的孩子怎么这么窝囊!

3。Sam跟妮妮闹别扭了,妈妈带着Sam去求和,要求Sam必须马上跟妮妮和好,甚至替Sam向妮妮道歉,拉着他们的手放到—起,等等,总之是要参与和解救。如果Sam反抗或者干脆跑掉,妈妈觉得脸上讪讪的,心里恨恨的:回家收拾他去!

4。事后跟朋友们讲起来,还免不了抱怨孩子几句:这孩子,真不懂事!别人家的孩子都挺大方,偏他小气,还窝囊。你说说,我该怎么纠正他这些个缺点?
让孩子做主》和《给孩子自由》出版后,一些朋友和编辑向我反映,有些妈妈在看了我的书后说,“小巫怎么把Sam夸得跟朵花似的,好像他浑身上下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我听了还觉得奇怪:对啊!在我看来,Sam的确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啊!后来在育儿论坛上,经常看见“我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某某缺点”一类的文字,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妈妈们对自己的孩子太苛求了!她们忘记了什么是“正常的孩子”,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的孩子”,结果当然是竹篮子打水,不仅自己伤心失望,孩子也惶恐不安、自卑沮丧。

先分析一下Sam和妮妮的这次事件:
1.Sam不肯跟妮妮分享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是不是缺点?不是。这是四岁孩子的正常表现。悄悄在“帮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识”一文里这样解释:“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能够分享,就是能够把自己所有心爱的东西给任何人。因为有这样的误区,家长常常强迫孩子把最心爱的东西交出来,这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她还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心爱的物品,就如同家长也有比如钻戒之类的珍宝一样。有人会强迫你把手上的钻戒摘下来让她戴一个星期吗?那你也不要强迫孩子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
孩子可能会和小朋友分享很多东西,但他最心爱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这并不阻碍孩子分享意识的建立和完善,也并非是需要改正的“缺点”。

2。Sam的车被妮妮抢走了,他急得大哭,是缺点吗?也不是,甚至这是他的进步。妮妮抢走了他的车,他本能的反应是推倒她、抢回来,这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这次他牢记妈妈的教诲,修正了以前的不恰当行为,不肯使用武力,无奈之下,只有哭诉。多么优秀的孩子!我应该表扬他才对啊!

3。Sam和妮妮闹别扭了,想和好却又犹疑畏缩不前,甚至想让妈妈帮忙。这是缺点吗?当然不是。这也是正常的表现。孩子的社交技巧与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而是在诸多类似的“事件”与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我是否应该参与其中帮助Sam呢?这要视他的年龄和“阅历”而定。如果在三岁之前,我会带着他找到妮妮,协助他向小朋友表示友好。现在他四岁了,我如果再跟着搅和,就不是帮助,而是阻碍他的成长了,下一次他还是不能够独立解决这个矛盾,还是需要依赖家长。
从这一件具体的事例我们能够看出来,许多我们成年人看着不合适的表现,其实是与孩子年龄相符的正常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如临大敌。
这些行为需要“纠正”吗?我不使用这样严重的字眼。当你看完这本书后,就会明白,孩子的有些行为是阶段性的,过—阵子就自然消失了;有些行为是孩子内心感受的表现,我们做父母的能够理解并且包容。所有的行为都有其或显著或隐蔽的动机,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引起我们的关注、控制我们的情绪以感到自己的重要性,等等,但是几乎没有任何一样行为是他成心“使坏”,是必须严阵以待的“缺点”。具体行为具体对待,有些时候是我们成年人的不当导致了他的—些反应。排除了各方 面的因素之后,还有多少是他的真正“毛病”和“缺点”呢? 几乎没有。



所以我说——我的孩子没有缺点!①(这不是一个自大狂式的口号,也不仅仅指我自己的孩子没有缺点,而是说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没有缺点,倡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保持这种态度。)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孩子是完美的。他还是会做错误的事情、出现不良行为,需要我们的宽容、引导和训育。
可能不少家长心里头都暗暗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慷慨豪爽、人见人爱。小朋友要他的玩具,他痛快地给予:“拿去玩儿吧!”和小朋友闹了矛盾,他爽快地赔礼道歉、握手言欢、不存芥蒂。不要说天下很少见这样的“模范”儿童,就是成年人恐怕也很难做到吧?用这样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除了让孩子感到自卑、让家长感到烦恼之外,还能达到什么建设性的目的呢?再说,就是硬逼出这么个失去了童真的小君子来,惟一获得满足的,不就是我们当父母的虚荣心吗?




所以,每当孩子表现“欠佳”时,我们最好做到:
首先,默念几声:我的孩子是一个普通的、正常的孩子;什么“毛病”都没有的孩子才是不正常的。
其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理解他的行为,接纳他的特性;帮助他、引导他、鼓励他,避免批评、斥责和强迫。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因为顾全自己的面子,而做出伤害孩子的言行。
一旦把孩子不被我们接受的行为看做是“缺点”,必须“纠正”,我们就把孩子放到了自己的对立面上,成了我们的“假想敌”。一旦我们对这些“缺点”宣战,我们就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渊。
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家长都担心,如果我不“纠正”孩子的这个“错误”,他会不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难以管教?谁敢说自己的孩子没有缺点?那怎么得了?谁身上没缺点哪?说他没缺点岂不怂恿他自高自大?他还怎么虚心、怎么进步呢?

Friday, November 26, 2010

和孩子划清界限

《和孩子划清界限》
什么是非爱行为
徐浩渊博士在《我们都有心理伤痕》一书里写道,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派克医生(Dr。M。Scott Peck)给真爱下的定义是:爱,是一种为了哺育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延伸自我的意愿。
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夫妇进一步定义了真爱行为:
——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
——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在写下真爱行为的定义后,徐博士说:“有了这两把尺子,我们便可以比较容易地衡量我们的各种行为、分析我们的情感,判断它们是不是真爱。”
我们先挑出来一些常见的误区,看一看什么属于非爱行为,尽管它们都打着“爱”的旗号。每列举一种非爱行为,都附上来自派克医生所著《无路之旅》的一段评语:


1。有条件的爱——“听话!爸爸妈妈爱(喜欢)听话的孩子!不听话我们就不爱(喜欢)你了!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相信我们都耳闻目睹过这样的威胁吧?马路边、公园里、汽车上,我经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训孩子。似乎很多人对这种威胁习以为常,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这就是有条件的爱:“你必须服从我、遵照我的指令去做、按照我的设计去成长,否则我就不爱。”见多了这样的态度,我开始怀疑那个流行的概念——人们一直在歌颂母爱多么伟大多么无私。以我的观察,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伟大的,因为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小孩子不知道其他父母是什么样子的,没有比较,因此认定自己的父母无论怎样做都是正确的,为了证明对父母的爱,孩子宁肯牺牲自己,甚至献出年幼的生命。
而父母的态度呢?绝对是有条件的:乖乖地听话、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给父母挣得脸面和荣耀……不满足这些条件,父母就不爱你,甚至将你逐出家门——“你这次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抬你!”“再跟他来往,我就打断你的腿!”“你让我们丢尽了脸,我们再也不想见到你!”
有些父母为了轻而易举地达到教训孩子的目的,会明确或者含蓄地以抛弃来威胁孩子。他们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你如果不按照我要求的去做,我就不爱你了,你自己搞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吧!”这当然意味着遗弃和死亡。这些父母为了控制和占有孩子而牺牲掉爱,他们的收获就是孩子对未来怀有过度的恐惧。这些在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经历过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步入成年时,内心深处感觉不到世界是安全的,自己是受保护的。恰恰相反,在他们看来,世界是危险恐怖的,他们也无法为了将来更大的满足和安全而放弃眼前的满足和安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未来是很可疑的。


2。不负责任的爱——前边提到过的甜甜的爸爸、玲玲的妈妈,都属于这类非爱行为:无休止地包办孩子的生活起居,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了钱先尽着孩子,舍不得全家吃麦当劳就仅仅给孩子吃,家长坐在一边看着。孩子闯了祸由父母担当着,挨了欺负由父母出面摆平,丢掉工作回家来让父母养着。既不鼓励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也不给孩子树立必要的规则和纪律。表面上看,父母“爱”孩子爱过了头,舍不得孩子动手、怕孩子累着、担心孩子吃亏、不愿意孩子受委屈……宁肯自己受罪受累、吃苦牺牲,也不能“亏待”了孩子。很多人把这种感情当做一种富有牺牲精神的值得称赞的“爱”,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毒害。这种“爱”,远非无私,而是极端自私。深深隐藏在“爱”的旗号背后的,是施“爱”者对受“爱”者强烈的控制欲望。
这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既缺乏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严重缺乏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吃不得苦头,承担不了责任,只想别人满足自己,而自己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其结果只能是到处碰壁。
一味的给予和破坏性的养育背后的动机有很多种,但是一成不变地有这样一个共性:“给予者”以爱为名义,仅仅是在回应和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无视对方心灵成长的需要。
爱不是简简单单的给予,而是明智审慎的给予和不予。爱意味着明智审慎的表扬和明智审慎的批评。除了给予抚慰之外,还要明智审慎地辩论、斗争、面质、敦促、推动和牵引。爱意味着引领。“明智审慎”意味着我们需要判断,判断则不仅仅依靠直觉,而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决定。


3。依赖性的爱——人们通常对爱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将依赖误认为爱。“我太爱你了,以至于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爱人之间这样表白,父母也如此对孩子宣称。孩子是父母的“精神寄托”甚或“支柱”,孩子万一有个闪失,父母就活不下去。父母甚至明确告诉孩子:“我们就是为你活着!你可不能让我们伤心、失望,那样会杀了我们的!”
如前所述,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颠倒了,孩子变成了父母的精神保姆。更有甚者,家庭中,父母对异性子女的依赖和控制,导致“精神乱伦”,小小年纪,孩子承担的是父母配偶的角色,需要愉悦父母、支撑他们的精神世界。
“您所描述的不是爱,而是寄生。当您需要另外一个人才能生存时,您就成了那个人身上的寄生虫。你们的关系中没有选择和自由,它基于一种必须性,而不是基于爱。爱是行使自由的选择。”
我对依赖的定义是:如果不能确认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就无法感受自己的完整性或者正常地生活。
被动型依赖性来源于爱的缺乏。被动依赖型人格所经受的空虚感来源于儿时父母没有满足他们对温情、关爱和照料的需求。前边说过,童年经历了持续的爱和关怀的孩子,在步入成年时,会深切地感觉到他们是可爱的、珍贵的,因此只要他们对自己以诚相见,他们就会被爱被关怀。而那些在缺乏一贯性关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则没有这样的安全感。他们内心带有一种不安全感,总是觉得“我拥有的还不够多”,感到人生无常、世态炎凉,而且觉得自己不够可爱、没有价值。所以怪不得他们认为自己必须时时处处争取爱和关注,找到了爱就拼命死死地抓住它,做出非爱的、操纵性的、玩弄花招、不择手段的行为,导致他们朝思暮想要保持的关系走向毁灭。


4,永远无法满足的爱——孩子学会了弹钢琴,“你的英语还不行!”孩子考试得了98分,“怎么没得100分?”孩子当上了三好生,“老师干吗没选你当班干部?”孩子考上了大学,“有什么了不起?又没考上北大清华!”孩子有了工作,“挣那么点儿钱?你看人家谁谁谁,在外企当经理,有车有房,你呢?真没出息!”
孩子谦让,“你怎么这么窝囊?”孩子打架,“你怎么这么野蛮?”孩子关心父母,“你少来这套!给我好好学习,考试得第一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帮不上父母的忙,“你真自私,光想着自己,我们白养活你了!”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烦死了,你就不能让我们清静一会儿?”孩子独立了,“外头有什么好玩儿的?回家多陪陪我们就没工夫了?”
总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父母永远没有好脸色,孩子的努力永远不够。父母的期望像一只黑洞,无论孩子怎样奋斗,都无法满足。
被动型依赖性人格缺乏自律……最重要的是,他们缺乏对自己负责任的精神。他们被动地把别人——甚至往往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当做幸福和满足的源泉,因此当他们不高兴不满意的时候他们认为这是别人的错。如此以往,他们总是无休止地愤怒,因为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完全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或者“使得”他们幸福,所以他们总是觉得别人让他们失望了。


5。牺牲者讨债的爱——“就是为了养你,我耽误了事业,没评上职称,你拖了我的后腿!可你还是这么不争气!”“你让我操碎了心!我身体这么不好,都是让你给气的!”这些父母把自己放在一个“烈士”的位置上,整天唠叨自己为了孩子“牺牲”了什么,抱怨孩子没有偿还这些“债务”,而且还动不动就被孩子“气”病了。“你别再让我伤心失望了,我受不了了!”“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要气死我啊?”
生育子女是父母自由的选择,养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职责,为了子女而放弃一些事情也是父母自由的选择,这里谈不上是子女耽误了父母的生命。
个性失调的人根本无法胜任父母一职,对于他们在孩子身上造成的摧残毫无知觉……他们在无数细节上忽略孩子,不给孩子提供所需的关注……他们努力逃避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往往让孩子替他们承担责任:“你让我发疯!”或者“我跟你爸爸(妈妈)维持婚姻的惟一理由就是你!”或者“你把妈妈气出毛病了!”或者“要不是为了养你,我早就学有所成了!”这些父母实际上是在对孩子说:“你要对我婚姻的质量、我的心理健康、我生活中的挫折负责任!” 由于无法看到这种说法的荒唐之处,孩子们往往接受这种责任,从而变得神经质。


6。要求回报的爱——温柔一些的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养育你多不容易啊,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你可不能辜负我们的期望,将来可要记住了报答我们的恩情!”严厉一些的则对孩子要求“我们养着你、供着你、伺候着你,你可要给我们争口气!我们这辈子就指望着你呢!”“你吃着我们的、喝着我们的,我们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养大,容易吗?我们挣钱容易吗?还不都是为了你?你想想该怎么报答我们吧!”
这些父母把对孩子的爱和养育当做一种投资,期待着高利率的回报。于是孩子也必须按照他们指定的道路走下去,不能偏离“正轨”一步(这又回到了第一种非爱行为)。父母群体中间往往形成比较、竞争的关系,谁家孩子考上好学校、找到挣大钱的工作,谁的父母就洋洋自得;其他的父母则会拿着那个孩子做榜样、回家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要向他们家看齐。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父母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大笔的银两在我们身上,我们欠着父母的;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们一定要为父母争光,要“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敢质问这样的逻辑有什么欠缺。
对孩子说“你应该对我们为你所做的一切感恩”这种话的父母无可避免地严重缺乏爱心。任何有真爱的人都理解爱的愉悦。当我们真诚地爱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乐于去爱。我们生孩子,是因为我们想生孩子;我们做充满爱心的父母,是因为我们要做充满爱心的父母。的确,爱会导致自我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对自我的延伸,而不是牺牲……爱扩展而不是缩小自我,爱满足而不是掠夺自我。从实质上来讲,爱与非爱都是自私的。区分爱与非爱,并不在于它自私与否,而是看它行动的目标。真爱的目标永远在于心灵的成长,非爱的目标则总是其他的东西。
一名家长可能会同时做出一种以上的非爱行为。事实上,这些非爱行为相辅相成,形成一只完整的圈子:家长期望孩子回报自己,必定导致有条件的爱,条件就是必须服从自己、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成长去生活;为了保证实现这样的设想、保证得到回报,家长就会想方设法阻挠孩子的独立,要么包办孩子的一切,让孩子无法离开自己独立生活,要么在孩子心目中制造内疚或者恐惧的感觉,让孩子不敢离开自己。
家长给孩子传递的最多的信息,总结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我们一切为了你,你也必须一切为了我们!”
看到这里,你也许已经非常不舒服,甚至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照你这么说,难道我们这些当爹妈的都不爱孩子了?!
不是的。我没有说过任何父母“不爱”孩子。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特别、特别地爱自己的孩子。我讲的,是“非爱”行为。这一点,我亲爱的读者们,咱们一定、一定要分清楚。
的确,你爱孩子,爱得天昏地暗。但是你的行为却很有可能属于上述的“非爱”行为。因为你自己没有得到过真爱,你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给予孩子真爱行为。你希望孩子爱你,但是你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真爱。在这种混乱之中,你以为向孩子索要爱,使用要挟勒索、施加压力、制造恐惧、引起内疚等等非爱手段,就能够保障孩子爱你。
但是,出于压力、恐惧、内疚等等的爱,是真爱吗?


什么是真爱行为
在细致入微地讨论训育儿童自律之前,我们必须理解什么是真爱行为,因为真爱是成功训育儿童自律的基础。
得到了父母真爱的儿童,在训育过程中会和父母发生冲突,那一瞬间他会委屈地认为自己受到轻视或者冷落,但是内心深处还是坚信自己是受到珍视的。“这种讯息比任何金子都弥足珍贵。”只有这样,儿童的内心深处才能够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
对自我价值的感受——“我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精神健康的基础,是自律的奠基石。它是父母之爱的直接产物。这种信念必须在童年时期建立起来,成年之后则极难获得。换言之,当儿童通过父母的爱得知自己的价值时,成年后的世事变迁几乎无法摧毁他的意志。(《无路之旅》)
我们说,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对于成功训育至关重要,是因为当一个人认为自己非常珍贵的时候,他必定会竭尽全力照顾自己。派克医生说:“自律就是自爱。”同样的道理,自爱的人都自律。
就拿训育的第一要素“延迟满足”来分析:所有的儿童都恐惧被父母抛弃,因为这意味着死亡。如果父母从来不用遗弃来威胁孩子,而是无数遍言行一致地向他证明,“爸爸妈妈永远不会遗弃你,爸爸
妈妈永远不会忘记你的需求,爸爸妈妈即使暂时离开,也会按时回来和你在一起”,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驱除了对抛弃的恐惧,建构起坚实的安全感,那么他就不怕延迟满足自我,乐于有效地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因为他坚信,满足的机会还会出现,就像自己的家和文母一样,永远在那里支持他。
随便问一位家长,爱孩子吗?当然爱,而且都不知道怎么爱才好了!
随便问一个人,爱是什么?她很有可能告诉你,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
也会有人补充说,母爱是一种天性,一种本能。
的确,我们常见的媒体在描述爱的时候,都把它形容成一种感情,它也许是温馨的柔情的,也许是热烈的激情的,甚至可能是火山爆发一样的;它令人心跳加速、心潮澎湃,甚至赋予人战胜一切的力量。
然而,派克医生说:“爱不是一种感觉(感情),而是一种行为。光有感觉的还称不上是真爱。”
我们这些做了爸爸妈妈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感情:端详着宝宝圆乎乎的小脸、听到他们呱呱嘎嘎的笑声、看到他们笨拙却又可爱的动作,心中荡漾着一种痒丝丝、甜蜜蜜的激情,恨不能把他们抱在怀里亲个没够。这种激情甚至激励着我们、赋予我们一种超常的力量,坚定地捍卫着孩子的一切利益。
然而,派克医生提醒大家,很多、很多怀有爱的感觉并且基于爱的感觉而行动的人,会做出各种各样非爱以致毁灭性的行为……真爱并非根源于爱的感觉。恰恰相反,真爱往往在缺乏爱的感觉的情况下发生,当我们即使不感到爱也做出爱的行为时。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爱行为呢?派克医生在《无路之旅》中有长篇论述,他讲的比较广泛,着重点在于婚恋和家庭关系。根据他的理论,我专门针对父母的真爱行为,总结出如下的概述 (蓝色字体为摘录派克医生原话):
真爱是付出——我们爱孩子,就需要延伸自己以抚育孩子的心灵成长,同时也抚育我们自己的心灵成长。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懒惰心理、驱除内心的恐惧、摒弃固有的思维惯性、接受新的观点和挑战,勤奋努力地劳作,多花时间和精力来陪伴、照料孩子,这是真爱的前提之一。下边提及的关注、倾听、改变自我、履行诺言、接受分离、鼓励独立等等,都是在这个前提下的付出。这种付出是心甘情愿、不求回报的,而不是为了讨得对方欢心的刻意表现,也不是要求对方必须满足自己的条件。
真爱是关注——真爱最重要的付出手段是关注。对自己心爱的物品,比如新车、新房,甚至仅仅是一盆花,我们都会花费时间和心血去照料它并且享受它,更不用提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我们付出多少时间和心血了。这就要求我们放弃一些原有的计划、重新安排我们的时间、积极地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并且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关注是一种源于意愿的行动,是一种抵抗我们思维惯性的工作。只有通过关注,我们才能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捕捉到孩子隐蔽的细微的需求,及时满足和训育孩子。
真爱是倾听——付出关注的最重要手段是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是一门需要用心学习才能掌握的艺术。一位美国企业心理学家指出,学校花费大量的时间向孩子灌输知识,很少教给孩子怎样说话,根本不教孩子怎样倾听。我们的教育也存在同样的弊病,使得我们这些做了父母的成年人不懂得怎样倾听他人、倾听孩子。真正的倾听,无论时间多短,都需要巨大的努力。尤其是倾听一个语言表达尚未发展成熟的孩子。真正的倾听需要全神贯注,而不是一边处理自己的事情,一边捎带着听。你愿意付出这样的努力,是告诉孩子你珍惜他的最好最确凿的证明。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孩子从你的倾听行为中会获得无法估量的自信心,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就会努力说出有价值的话来;你听得越用心,越会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也越会更加愿意倾听他;从他的话语中,你更加了解他,也能更好地引导他,他也会更加愿意倾听你、汲取你的教海,从而成长。真正的倾听、对对方全神贯注,永远是真爱的体现。
真爱是勇气——当我们从未育之人变成父母时,我们走进了一扇崭新的人生大门。当我们延伸自我抚育孩子的心灵成长时,我们踏进了一块陌生的领域。我们需要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需要改变自己。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害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反抗我们、让我们生气或者失望;最终他们成熟之后,会离开我们独立生活,我们则会感到失落和痛心。怕麻烦的人要么干脆不生孩子,要么生下孩子交给别人抚养;怕孩子独立的人会采取手段限制孩子的成长。真爱的代价是痛苦,收获却是无与伦比的快乐,你准备好承受这样的风险吗?


真爱是鼓励独立——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成千上万次风险当中,最大的风险莫过于成长。成长意味着从童年走向成年,是一次充满惊险的跳跃,派克医生说:“多少人却一辈子都不曾跳跃这一步。”尽管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是成年人,甚至功成名就,心理上却到死都一直是小孩子,从来没有和父母真正地分离,没有摆脱父母对他们的控制,总是被动地等着父母(上司,旁人、潮流)替自己做出选择。依赖型的父母恐惧孩子的心灵成长,会想方设法阻止孩子的独立。具有真爱能力的父母则鼓励孩子迈向成熟、把握自己的命运,而把握自己的命运往往会令人面临痛苦的抉择,需要极大的勇气。只有真正爱自己的人才会有足够的勇气直面生活,不受他人、社会或者传统势力的左右,敢于改变自己。这种自爱来源于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你是一个美丽的可爱的人,做你自己非常好,无论你做什么,我们都爱你,只要你对自己以诚相见。”真爱的核心是让对方进行自由的选择,而不是对自己言听计从。
真爱是接受分离——小宝宝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有着独特个性的、完整的人。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深蒂固的养育误区之一就是“亲子一体性”,即父母不将儿女当做独立的、与自己分离的个体,而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生命的延伸,通过孩子来生活、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传统固然有着历史、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背景原因,但是这种养育手段的直接后果是给孩子戴上心灵的桎梏,让孩子的精神难于成熟。青少年经常抱怨他们接受的训导不是出自对于他们本身利益的考虑,而是出自父母恐惧他们会给父母的形象抹黑……由于缺乏共情心,自恋型父母通常对儿女不恰当地做出情感层的反应,而不能识别或者认可儿女的感受。怪不得这样的孩子成年后在识别、接受和控制自己的感情方面有着巨大的困难。为了养育出身心健康、幸福成功的孩子,我们必须打破传统,认可并接受孩子与我们是完全不同的、独立存在的个体这一事实,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
真爱是履行诺言——履行诺言是所有真爱关系的内在基础。父母对孩子做出爱的承诺、并且保证履行这个承诺:无论如何,我们永远无条件地爱你、认可你、接纳你、支持你。父母对孩子的爱必须贯穿如一、始终一致,而不是“你合我的意我就爱你,你不合我的意我就不爱你、不要你”。儿童在变幻莫测、经常遭受抛弃威胁的气氛中无法达到心理成熟。现实中,很多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像是一个专制的老板对待自己的员工:达到我的期望你就留下继续干,达不到我的期望你就卷起铺盖走人。孩子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地在这种随时随地都可能被父母“解雇”的气氛中长大,无法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无法建立对人对世界的信任,将来也无法对他人、对工作、对生活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在履行诺言方面出现问题是所有精神紊乱的重要内在组成部分。比如,我们都知道“无情女”、“负心郎”的故事,貌似轻浮、不负责任的面孔后边,隐藏的是童年时代的心理伤痕:因为害怕达不到对方的期望而被抛弃,干脆率先抛弃对方。
真爱是改变自己、促进自我以及对方的心灵成长——对这一条我干脆直接引用派克医生的一段论述:我们必须改变自己以回应儿童健康的需求。只有当我们愿意经受这种改变的痛苦时,我们才能成为孩子需要我们成为的父母。既然儿童不断地在成长、他们的需求在改变,我们也必须跟着他们一起成长和改变。每个人都熟知这样的父母:在孩子的童年期他们是称职的父母,然而一旦孩子步入青春期,他们就变得束手无策了,因为他们不能够针对已经长大、已经变化了的孩子来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态度。而且,就如在一切爱的关系中一样,将为了做好父母而受苦和改变视为某种自我牺牲或者当了“烈士”是错误的;恰恰相反,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远远大于孩子。那些不愿意冒着受苦的风
险去改变、成长、从孩子身上学习的父母,选择了一条衰老的道路——无论他们自知与否——孩子和世界会把他们远远地甩在身后。从孩子身上学习,是大多数人保障自己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晚年的绝佳机会。令人痛心的是,大多数人拒绝这个机会。
真爱是律己的面质——对于孩子,父母拥有强大的权势。面质孩子,告诉他:“你做错了,我是对的,你应该改变,听我的。”这个举动在多数父母来说,不假思索、信手拈来,往往还夹带着不加掩饰和毫无节制的怒气。不过这样做的结果,是给世界增添了更多的混乱,而不是启迪。居高临下地呵斥、命令孩子,不是真爱行为。抚育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我们时时刻刻采用最有效的手段来完成这项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进行严格的自我检验,检查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道德水准,确认我们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其次我们必须体贴入微地考虑孩子的个性和承受能力,选择对孩子最有效的方式进行面质和训育。爱孩子,就要根据孩子的特性来调整我们沟通的手段,以达到最佳效果。否则,就是浪费时间,甚至伤害孩子。
真爱是一种自律——这是真爱的另外一个前提。爱本身需要自律,不自律的爱不是真爱。真爱孩子的父母会严格把握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刻为抚育孩子心灵的成长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本书里所有训育儿童的手段,我们应该首先在自己身上施行,首先做到自律,而后再去训育我们的孩子。
关于真爱,派克医生说的这样一句话,已经成为了我的座右铭:
真爱不是一种让我们神魂颠倒的感觉。真爱是一种忠诚坚定的、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理性决定。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感到压力很大:原来真爱这么麻烦!要求这么高!这多困难啊!我做不到可怎么办?我为什么一定要这么难为自己呢?
因为我们周围有太多的事实提醒着我们,不给孩子真爱,孩子的生命就被扭曲了,父母的生命也因而被扭曲。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